在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武汉“火眼”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样本核收和灭活病毒工作
本报记者 李争粉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上下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家高新区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同时,围绕“阻疫情、促生产”双重任务,不断植入创新基因,采用新方式、新手段,持续提高疫情防控效率、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展现了国家高新区的实力担当。
科技战“疫”
创新成果助力疫情防治
“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为主要的战略力量,已经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国家高新区在此次疫情中也展现了较强的应急保障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在抗疫药品研发、诊疗技术攻关、疫情人员管控、社会治理等方面涌现出一批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疫情防治。”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合伙人沈娟告诉记者。
在加快病毒检测诊断方面,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大批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平台聚集优势,积极推动病毒检测、疫苗药品等疫情防治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充分展示了国家高新区的“硬实力”。
以中关村为例,中关村生物医药企业主动承担任务,奋斗在检测试剂、病毒疫苗、药品药物等研发生产一线,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万泰生物、卓诚惠生、泛生子、金豪制药、热景生物等十几家企业积极开展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并加速临床应用。神州细胞、天广实、科兴生物等企业加紧开展病毒抗体、疫苗等研发工作。百度研究院免费开放线性时间算法,可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时间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
在提升疫情防治效率方面,国家高新区加快大数据、5G、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在防控治疗相关服务领域的应用,智能语音辅助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影像系统、移动医疗、办公协同、远程会诊等科技手段在抗疫中大显身手。
比如,重庆高新区的重庆湃芯创智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主可控技术为依托的细分行业稀缺芯片设计与研发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指脉血氧仪核心芯片产品打破了进口产品垄断局面,实现进口替换,是目前指脉血氧仪同类芯片的国内******供应厂商。目前,湃芯微电子正全力保障来自江苏、河北、广东等国内龙头指脉血氧仪生产厂家发出的73万颗芯片订单生产,以确保全国相关医院指脉血氧仪供应量充足。为尽快安排生产出货,该公司已协调晶圆制造和芯片封装测试厂家加紧生产,第一批8万颗芯片已于2月17日发出。
厦门火炬高新区的云知声联合厦门市金山街道推出疫情防控机器人,通过“全程无接触”的人工智能对话方式,可进行返厦人员的信息有效采集,一天可拨打4000多通电话,为人工作业的20倍。亿力吉奥公司思极地图研发团队经过短短4天的时间,快速上线了疫情专题图,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疫情速查、展示疫情时空演进变化、分享科学有效的防疫知识。
产业支撑
抗疫防疫中的高新力量
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形成若干产业集群,在此次疫情中相关企业积极组织生产,保障诊疗、医疗防护、居民生活、城市运转等急需的物资供应,为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贵阳高新区大数据企业打造AI人体测温解决方案,以“智防”助力复工复产。
“我们利用免接触、精准测温的线下AI人体测温终端,实现刷脸即测到,测到即判到,判到即跟踪,同时加持线上监测追溯平台,快速响应、预警、监测。用全感知、全智能、全计算、全天候的科学防疫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企业安全顺利复工复产。”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文峰说。
株洲高新区则两天时间就落户一个口罩厂。2月17日,湖南乐康特护科技有限公司口罩生产基地正式确定选址在大汉惠普信息产业园,同时完成的还有该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刻章。从选址到落户,仅用了两天时间,该项目预计3月初投产,投产后将实现日产60万只口罩。
厦门火炬高新区恺硕生物、致善生物、承葛生物、绿纳科技、睿科等多家企业,积极提供病毒裂解与病毒核酸保存管、重症肺炎治疗辅助产品、耳温枪核心器件等,保障疫情物资生产供给。
数字治理
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在此次疫情中,可以看到众多国家高新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通过线上政务平台、App等数字化手段和途径,营造‘不见面’的办事环境,满足企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需要。”沈娟表示,同时众多国家高新区还通过发布防疫场景清单、线上招商等新模式,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展示推介与供需对接,有力地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些高新区借力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云端战‘疫’。”沈娟介绍说,比如杭州高新区积极推广支付宝“健康码”,根据活动轨迹实施“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助力精准防控和精准复工。
成都高新区启用疫情防控信息平台,通过线上大数据管理结合线下网格化实施线上线下互联互动,实现高效便捷的疫情防控管理;武汉东湖高新区搭建“智慧方舱”,应用食品无接触式快检、智慧安保系统、智能手环、智能管理平台等技术,优化诊治环节、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众多国家高新区深化数字政务服务,“零接触”受好评。如武汉东湖高新区运行光谷税务远程办税平台,在湖北省首创“钉钉”远程办税;贵阳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手机办、微信办、邮政办”等“非直接接触”办理方式,开展疫情期间的政务服务。重庆高新区、大连高新区、南京高新区等多家国家高新区启用在线复工备案申请平台、审批监管平台、双创图谱小程序、公共云服务平台等,可在线完成复工审批核查、企业防疫情况摸查等,大大提高了企业复工复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