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暂时阻隔人们的活动,但挡不住经济和科技向前发展的趋势。四川省成都市日前举行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线上线下相结合,向海内外发布100 个新场景和100 款新产品。聚焦智能生产、智能生活和智慧城市,以「用产品说话」为主题,展现成都新经济创新产品包括1.5 小时检测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及可持续运营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等,吸引530 万人在线观看。在这里,记者为大家介绍其中三款产品。■香港文汇报记者李兵成都报道
云安监测预警基建安全
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筑物的多面墙壁上,皆有一个类似电信信号放大器的装置,这便是单点无线传输采集仪,由太阳能提供动力。据成都安岩物联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明介绍,公司中标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筑物倾斜监测项目,为其提供了一套「基建云安」系统,这样便能监测建筑物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传感器辨别毫米级移位
据介绍,「基建云安」系统采用超低功耗、高分辨率的新一代振弦传感器,「比如水电站的大坝,毫米级以下的位移便会对大坝安全产生影响,分辨率能力高的传感器,便能对一些微小变化及时预警。」张明说另外,5G(NB-IoT)物联网云平台犹如系统的「大脑」,可进行综合数据分析,也能发出各种指令和预警。而设备在不工作时处于休眠状态,需要传输数据时可用云端控制软件唤醒,可实现省电和无需人员现场值守。
「系统能准确感知被测物的应力应变、位移沉降、温度湿度等,以达到对被测物的健康状态监测和安全预警。」张明补充,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水电站、公路桥梁、各类建筑物的监测。安岩物联为叶巴滩水电站导流洞提供大坝安全监测,经过两次泄洪冲刷,仪器整体存活率仍高达90%以上。在重庆市,将高架桥、地铁、隧道、高边坡、高层建筑等安全监测数据植入「基建云安」云平台,做成一个城市感知、安全监测、防灾减灾模块集成到智慧城市系统。
多模态影像AR手术演练
美国电视剧The Good Doctor(良医),讲述主人翁肖恩.墨菲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和空间想像力,完成一系列极其困难的手术。导演用3D影像还原主人公在脑海中重建患者身体构造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在发布会上,一款「多模态医学影像虚拟手术计划及AR辅助导航系统」,让电视剧变成现实。
戴AR眼镜演练防失误
成都中创五联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吴俊说,传统二维影像只能呈现病灶断面,部分关键信息只能靠医生在手术中确认。「通过加载传统的二维影像数据(CT、MRI等)创建形成特定的三维VR 重建模型,使医生可以更直观、更真实的对目标(病灶)进行观察和研究。三维模型更加立体、直观、精确,还提供手术路径预演,临床医生戴上AR 眼镜反覆演练,有利于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
「降鹰」反无人机除空中突袭威胁
「锦城湖公园有『黑飞』无人机,立即开启『追鹰』系统识别追踪!」「启动『御鹰』设备,让『黑飞』无人机迫降! 」随后,警察根据系统定位在锦城湖公园找到「黑飞」无人机。这是去年年末,在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第七届中日韩工商峰会期间,「降鹰」反无人机系统保障低空安全的一个真实案例。
「随着未来低空的不断开放,运输无人机、低空通航器会逐渐增多。」成都空御科技公司总经理吴浩说,无人机的兴起催生了反无人机系统的诞生, 这对「矛」与「盾」正在相互促进不断提升。
无死角定位全天候监测
据介绍,「降鹰」反无人机系统,包含探测发现、识别确认、干扰处置等环节, 具备覆盖面广、定位准、全天候等特点:一是单个雷达探测节点可实现对5公里至10 公里范围内低、慢、小可疑目标的探测,通过多节点组网覆盖实现监管区域360°无死角;二是系统采用三坐标雷达定位技术,结合快速信号处理算法,可实现对目标的实时精确定位;三是「探鹰」雷达和「驱鹰」干扰设备均可在夜间、浓雾、雾霾等环境下工作,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监测。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试飞
「『降鹰』反无人机系统可运用在机场、军事基地、监狱、边防缉私、涉密军工单位,以及大型活动等不想让无人机『黑飞』的低空领域。」吴浩说,该系统已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试飞、2019 成都世警会、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等多个重要场合实际应用。
####
■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发布会。记者李兵摄
■正在兰渝铁路边坡安装的「基建云安」监测系统。记者李兵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建筑物上的单点无线传输采集仪。记者李兵摄
■多模态医学影像虚拟手术计划及AR辅助导航系统,让电视剧变成现实。网上图片
■「降鹰」反无人机系统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降鹰」系统曾用于保障成都世警会开幕式。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