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成果信息
项目简介:
可充电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的特性,又具有安全、可靠且能快速充放电等优点,因而成为近年来新型电源技术研究的热点。由于锂离子电池是绿色环保型无污染的二次电池,符合当今各国能源环保方面大的发展需求,在各行各业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目前二次锂离子电池除广泛用于日常熟知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MP3等数码电子产品外,近年在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一些大功率电池方面也已经开始使用。其中,聚烯烃微孔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隔膜材料,已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然而,该材料仍主要从国外进口,这极大地制约了国内电池行业的发展。
本项目利用湿法工艺制备聚烯烃微孔膜,具有工艺稳定,重现性好的优点。湿法又称相分离法或热致相分离法,将高沸点小分子作为致孔剂添加到聚烯烃中,加热熔融成均匀体系,然后降温发生相分离,拉伸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出小分子,可制备出相互贯通的微孔膜材料。
主要技术指标:
1、化学稳定性
①隔膜在电解液中应当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在强氧化和强还原的条件下,
不与电解液和电极物质发应。
②应用温度:-60~80℃
2、电化学稳定性
①在电解液中不溶解,溶胀度<3%。
②温度稳定性:
3、力学性能
①抗张强度:纵向(机械方向)≥60Mpa (屈服应力≥50Mpa)
横向(垂直方向)≥25Mpa
②抗刺穿强度:250gf
4、结构特性
①厚度:10~60微米
②孔径和分布: 100nm<孔径<3000nm 微孔在整个隔膜材料中的分布应
当均匀
③孔隙率: ≥40%
建设投产条件:
待成果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可更精确的评估推广该成果所需的生产条件。
市场需求: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材料主要有聚丙烯(PP)、聚乙烯(PE)单层微孔膜,以及由PP和PE复合的多层微孔膜。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生产技术和相应的规模化产业。我国在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研究与开发方面起步较晚,锂离子电池隔膜主要仍然依赖进口,导致市场价格高居不下,隔膜的平均价格在8~15元/m2,其成本占到了整个电池成本的约1/3。按照电池产量10亿只估计,每年隔膜的消耗量在3亿~5亿m2之间,市场价值在10~15亿元。目前国内隔膜市场80%以上被美、日进口产品占领,国产隔膜主要在中、低端市场使用。所以实现隔膜的国产化,生产优质的国产化隔膜,一方面有望能够降低整个隔膜的市场价格,同时还能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联系电话:028-87659663 028-85404682 028-85460925 邮箱:cdjz617@126.com
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科华街10号四川大学国家高新技术孵化平台609
成都川大技术转移集团有限公司
蜀ICP备11025552号-1
Copyright © 2007-2011 技术支持:成都网络公司-三以网络